3.7 KiB
3.7 KiB
title | description | published | date | tags | editor | dateCreated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挂载磁盘 | true | 2021-12-09T07:53:11.074Z | centos | markdown | 2021-12-09T07:52:20.797Z |
- 查看服务器上未挂载的磁盘(磁盘有普通磁盘,高效磁盘,SSD磁盘);命令如下:
fdisk -l
从上图可以看出,服务器的 /dev/vdb 42.9GB 此磁盘未挂载;如果挂载, 如果此磁盘未挂载最下面会出一类似的话:Disk /dev/sdc doesn'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;或者说磁盘下面没有类似于sdb1、sdb2...... 例如:从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三个硬盘sdc没有分区。sda和sdb都分区过了。
- 如果磁盘小于2T按照如下方式分区
磁盘分区(分区有主分区,扩展 分区,逻辑分区);命令如下:
fdisk /dev/vdb n->p->1->回车->回车->w
上图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:n:添加一个分区P:主分区两个回车指是开始和结束的磁盘扇区大小;w:写入磁盘 此时磁盘虽然已经分区,但是还没有文件系统,磁盘依然不能用;
- 如果磁盘大于2T使用第三方工具分区
第三方工具 parted
开始格式化
# /dev/vdd是需要格式化的磁盘,这里一定要注意别选择错了,否则数据会丢失。
$ parted /dev/vdd
#将MBR磁盘转换为GPT
$ mklabel gpt
#查看下实际可使用磁盘空间数
$ print
#创建主分区,空间为从0 gb到6449 gb全部空间
$ mkpart primary 0 6449gb
#打印当前分区情况
$ print
#退出parted工具
$ quit
- 格式化磁盘并写入文件系统:命令如下:
mkfs.ext4 /dev/vdb1 //这里可以用ext3,也可以用ext4;
查看磁盘文件格式的命令如下:
1.df -T 只可以查看已经挂载的分区和文件系统类型。 parted -l 可以查看未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,以及哪些分区尚未格式化。 lsblk -f 也可以查看未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。
- 挂载新磁盘到操作系统的某个节点上,命令如下:
mkdir /目录名称 mount /dev/vdb1 /目录名称
- 查看磁盘信息,确认挂载新磁盘是否成功,命令如下:
df -h
- 查看磁盘所有信息;
当我们再来查所有分区时,用fdisk -l 命令就会多了一个主分区,/dev/vdb1;如下图:
- 设置开机启动自动挂载;
新创建的分区不能开机自动挂载,每次重启机器都要手动挂载。设置开机自动挂载需要修改/etc/fstab文件 ;命令如下:
vim /etc/fstab //打开后,在最后一行加入以下代码: /dev/vdb1 /目录名称 ext4 defaults 0 1 //如果上面用的是ext3,这里也要用ext3;